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日本陸軍裝甲部隊的無線電

(感謝玄史生前輩授權轉載)
日本陸軍裝甲部隊的無線電通訊器材與教育
 戰車車內由於無可避免的狹窄與喧噪,為求部隊的行動一致與戰術運動的靈活指揮,無線電通訊的機能便格外重要。日本陸軍於大正9年(1920)創設自動車學校時,也一併開辦通信學校,其後統合於技術本部;初期的車載無線機,就是由通信學校的研究部所製作。
 戰車部隊使用的無線電器材,以九四式四號丙(戰車用)為主,部分戰車師團通信隊則使用九四式三號甲(騎兵隊通訊用)或乙(一般師團通信隊用)。而基於戰車部隊長年要求而研發的三式車輛無線機甲、同乙、車輛無線機丙,昭和18年(1943)初開始配備於部分部隊與學校。
 不過,由於戰車用無線電器材生產量有限,通常只有小隊長車以上的指揮官車才裝備,一般戰車則依隊長車的信號行動(夜間使用車外信號燈)。
  日本陸軍裝甲車輛最早使用的國產無線機,為九四式四號乙無線機,九二式重裝甲車制式化之後,昭和8年(1933)開始研究,裝備於部分車輛。可是本車設計 時根本沒有考慮裝備無線機的空間,勉強搭載上去也是裝在無線操作者難以伸手的位置;當時的機材為隔離電磁波雜訊,需要有厚鐵板障壁,但因重量限制而不得不 妥協,使本機性能大打折扣。重量40公斤,使用總長7公尺的逆L型天線,行動中通信距離為電話(語音)1公里。
 八九式中戰車(イ號)所搭 載的九四式四號丙無線機,昭和8年開始研究,但是車體設計與試作中並未考慮搭載無線機,所以機組可利用的間距不到100公厘。當時的無線機為真空管式,間 距不夠零件性能就無法充分發揮,因此本型與九四式四號乙和下述之九六式四號戊雖然內容相同,但是尺寸小一號,性能也差上一截。為避免隨戰車型式不同而需重 新設計無線機,通信學校向戰車開發部門強烈表示意見,以後無線機的裝備場所(通常是車體前方),從車輛設計開始時便列入規劃。
 九五式裝甲軌道車(ソキ)所搭載的九六式二號戊無線機,於車體完成後的昭和10年(1935)才開始着手研究,重量560公斤,使用總長9公尺的逆L型天線,通信距離為電話40公里,昭和16年(1941)至20年(1945)間共生產20臺。
  九七式中戰車(チハ)所搭載的九六式四號戊無線機,本為九六式裝甲作業機用,自昭和10年開始着手研究,因為裝甲作業機的車內空間大,無線機組內部有足夠 的間距(但內容則幾乎相同),所以比起八九式中戰車所搭載的無線機性能好得多。重量50公斤,使用總長9公尺的逆L型天線,通信距離為電話1公里,昭和 16年至20年間共生產80臺。
 正式為裝甲部隊指揮官車用而開發的三式車輛無線機甲,自昭和13年(1938)起開始着手研究,昭和18年(1943)完成,重量430公斤,使用高2公尺的垂直天線,行動間通信距離為電信(電碼)50公里、電話15公里,有若干臺曾供實用。
 三式車輛無線機乙為中間指揮官用,以戰車中隊長為例,有需要與聯隊長或小隊長間進行短時間的電話聯絡,但九四式四號丙無法兼顧,除非戰鬥室內再增設一臺,但以戰車戰鬥室的有限空間,這又是不可能的事。三式車輛無線機乙可以切換二週波,使對上下指揮官間的通訊更容易。
 車輛無線機丙為配合集結時的戰車運用,大幅減少雜訊,可以電話進行短距離間相互通訊;並內藏車內電話,使車內乘員的相互通話成為可能,於當時屬一大進步。
  初期日本戰車使用的逆L型天線,高約2公尺,頂端再拉出5~7公尺的空中線,以車輛金屬車體為接地線,電波自斜上方強力發射,適於短波遠距離通訊。但關東 軍認為高聳的天線容易被飛機發現,所以參考蘇聯戰車設計,採用設於砲塔邊緣上方的環狀扶欄形天線。然而抗戰與諾門罕事件中的戰訓中得知,扶欄形天線往往成 為步兵近接攻擊戰車時的攀爬之助;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戰車裝備的高大直立式可撓天線使用效果良好,對閃電戰頗有貢獻,於是擔心敵機辨認的疑慮 一掃而空。其後日本戰車也裝備高2公尺的直立天線,不過因無可撓性,碰到樹枝等往往損壞,故戰爭結束前曾試作自倒式天線,只是趕不上投入實戰。
 車載無線機於停止時,則架設正式的空中線,通訊距離可延伸至通常的2~3倍。
 總而言之,戰前日本的裝甲車輛用無線電機,開發速度緩慢,技術水準也相對落後於歐美列強。所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受戰局需要與擄獲美軍通訊器材的刺激下,官民一體於短期內開發出高性能機型;但因日本真空管產量始終偏低以及品管不良,成為無法全面普及至前線部隊之致命傷。
日本陸軍裝甲部隊用無線機機種
用途
通訊距離
重量
備考
九四式二號丁無線機(電信.電話)
汽車用
(指揮官用)
行動間
電信60km
300kg
裝備於九三式
六輪乘用車
電話16km
停止間
電信120km
電話16km
九四式三號甲無線機(電信)
騎兵通信隊用
停止間.電信80km
110kg
馱馬一頭或輕車輛一輛
九四式四號乙無線機(電信.電話)
裝甲車用
行動間.電話1km
40kg
裝備於九二式重裝甲車
九四式四號丙無線機(電信.電話)
戰車用
行動間.電話1km
90kg
裝備於八九式中戰車
三式車輛無線機甲(電信.電話)
裝甲部隊用
軍通信隊用
師團通信隊用
行動間
電信50km
430kg
車載
昭和十八年制式實用化
電話15km
停止間
電信150km
電話30km
三式車輛無線機乙(電信.電話)
裝甲裝軌車用
中間指揮官用
二周波切換
行動間
電信10km
240kg
整合九四式四號乙.
與九六式四號戊
昭和十八年制式實用化
電話4km
停止間
電信30km
電話8km
車輛無線機丙(電話)
戰車間相互用
車內通話用
行動間.電話500m
130kg
制式採用前,昭和十八年生產200,但未配備於第一線。

*   *   *
  日本戰車通信教育始於昭和13年,第一回乙種(軍官)、戊種(士官)通信學生進入千葉戰車學校,之後每年均進行戰車通信的專門教育。昭和15年 (1940)於滿州公主嶺設立的戰車學校,雖沒有通信學生課程,但是中隊長學生、乙種射擊學生、丁種學生(均為軍官)等,除戰車運用外也同時進行通信教 育。
 部隊中,則由受過通信教育的軍官、士官實施訓練,以求於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全部隊通信相關官兵之認知與技能。
 陸軍士官學校自有戰車兵軍官候補生入校(五十三期)起,開始建立戰車通信教育體系。任官後先於陸軍通信學校接受約三個月的通信共通基礎教育,再於千葉戰車學校接受約三個月的戰車專門通信教育,但太平洋戰爭戰局惡化後,便難以進行完整的教育。
 #參考:<帝国陸海軍の戦闘用車輌>(デルタ出版\1992年)
      ‘COLUMN:代表な戦車用無線機 40
     佐山二郎<機甲入門>(光人社NF文庫\2002年)
      第七章 補遺.拾遺.統計 戦車の通信 524527

沒有留言: